您的位置:首页 >> 期货要闻 >> 文章正文
 

“一招鲜吃遍天”?NO!吴伟淼:适应市场、拓展策略方能稳定盈利
时间:2025-3-26 11:14:52

  在期货交易的风云变幻中,“一招鲜吃遍天”的理念是否可行?昨日,在期货日报举办的“一期一荟”线上见面会上,第十二届全国期货实盘交易大赛轻量组冠军、第十八届全国赛长期稳定盈利组第二名吴伟淼对此进行了深度剖析。

  交易策略应与时俱进

  面对市场行情的复杂多变,吴伟淼认为“一招鲜”难以应对所有情况。他强调,不同的交易策略适用于不同的市场行情。例如,趋势性行情适合在趋势突破时入场并设好止损,持仓跟随。而在震荡行情中,若采用趋势性策略,可能频繁止损。遇到极端行情,技术面策略往往失效。日内波动剧烈时,超短线策略能发挥作用。

  当原有交易策略不适用市场行情时,吴伟淼给出了两条建议:其一,暂停交易。他认为不交易本身也是一种策略,只有当行情适合自己的交易策略时才进行交易,这样能避免不必要的亏损,提升整体收益。其二,拓展交易策略。他在超短线策略失效时,选择对策略体系进行拓展。一方面,拓展交易周期,从原来极少持仓超三分钟的超短线,延长至关注更大级别的周期。另一方面,进行指标重组,在行情变化导致原有指标敏感度减弱或钝化时,尝试新的指标及指标组合。

  技术面与基本面协同运用

  对于新进入期货市场的交易者,吴伟淼建议必须掌握一招,但这一招不能过于单一。可以通过多指标互相识别,如MACD与均线组合,依据指标共振和背离情况决定交易;也可以叠加多周期分析,在不同周期指标指向不一致时,参考大级别周期信号做出决策;还可以将技术面与基本面叠加,减少技术指标失效带来的问题。

  在基本面信息获取方面,吴伟淼建议,中小交易者可通过一些网站了解基本面信息,例如鸡蛋、钢铁等行业均有专业信息平台,这些网站发布的数据通常经过二次加工,虽然更新速度较快,但与产业一线从业者掌握的信息相比仍存在滞后性。普通中小交易者由于缺乏行业人脉资源,往往难以突破这种信息壁垒,除非主动拓展人脉,通过融入产业链相关群体获取更前端的信息。

  对于品种隔夜向趋势反方向跳空后又整理回归的情况,他认为,交易者应明确自己操作的周期级别,若以五分钟进场,当五分钟级别指标走坏时,可参考更小周期如三分钟、一分钟指标决定是否出场,同时要注意止损和止盈的匹配,避免赚小亏大。识别震荡和趋势行情时,可观察K线的缠绕与黏合特征,而趋势行情则相反。

  连麦互动:揭秘超短交易与策略拓展之道

  在连麦交流环节,参会者踊跃提问。

  针对做日内超短是否看盘口、如何看盘口、持仓时长、限价和超价设定以及如何运用盘口决策模型捕捉日内大涨大跌机会等问题,吴伟淼一一解答。

  他表示,日内超短交易仍需关注盘口,且关注频率需随行情灵活调整。盘口与K线不同,交易者可借助模拟软件训练看盘口技巧。持仓时长因策略而异,超短线持仓很少超过三分钟。限价和超价设定会根据波动率调整。发现日内大涨大跌机会时,先关注涨跌幅大、波动率高的品种,再结合盘口决策和技术指标进行短线交易。

  关于交易策略拓展后是否延续原超短线模式的问题,吴伟淼称,在技术指标体系扩展下,仍沿用原先短周期模式的技术指标思维,只是看的周期发生变化。在周期延长过程中,盘口对交易胜率的作用减弱,他尝试拓展基本面研究,将基本面判断与原有技术指标体系组合。

  在指标运用方面,针对交易者提出的三分钟周期下单仅看MACD如何提高胜率的问题,吴伟淼表示,单一指标有局限性,容易在特定行情下亏损且存在滞后性,建议叠加其他指标形成共振,或运用多周期理论,在行情初期多参考大周期决定小周期,在行情末端多关注小周期引领大周期,还可尝试调整指标参数,使其更易于判断。

  此次交流为交易者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建议。在期货交易中,市场行情不断变化,交易者需摒弃“一招鲜吃遍天”的想法,灵活调整交易策略,这样才能在复杂的市场中立足。正如吴伟淼所说,只有不断适应市场,拓展策略,才能在期货市场中实现稳定盈利。

作者: chengtianhao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