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财经要闻 >> 文章正文 |
|
央行:加大调控强度提高货币政策精准性 引导银行通过市场化方式保持合理的资产收益和负债成本,避免净息差掣肘 |
|||||||
时间:2024-11-9 6:41:12 | ||||||||
证券时报记者 孙璐璐 贺觉渊 11月8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2024年第三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简称《报告》),总结前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情况,并展望下阶段货币政策工作。《报告》指出,下阶段,央行将坚定坚持支持性的货币政策立场,加大货币政策调控强度,提高货币政策精准性,为经济稳定增长和高质量发展创造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 8、9月份,部分宏观指标边际走弱,市场信心持续较弱,为提振市场信心,努力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9月24日,央行宣布了一揽子支持经济稳定增长的增量金融政策,进一步提升支持实体经济力度。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增量金融政策快速落地,力度为近年来最大。今年以来,货币政策名义上是稳健,实际是适度宽松的。当前经济运行仍面临困难和挑战,外部不确定性也在上升,未来货币政策还会保持对实体经济足够的支持力度。 近年来,我国直接融资加快发展,融资结构变化对金融宏观调控产生了深层次影响。《报告》设置了两篇专栏,一篇介绍了央行改善政策利率传导的近期举措和下阶段政策方向;另一篇介绍直接融资发展背景下的货币政策框架转型、数量目标的淡化。 随着货币政策调控框架更加注重价格调控,疏通利率传导机制变得更加关键。《报告》指出,目前,我国已基本形成了市场化的利率形成和传导机制,以及较为完整的市场化利率体系。总的来看,我国政策利率能够有效传导,但不同市场的传导效率存在差异,货币市场、债券市场基本与政策利率同向同幅波动,但存贷款利率与政策利率调整幅度存在较大偏离,主要原因在于市场竞争激烈,银行“内卷”严重。 改善政策利率传导要加强维护竞争秩序。受访专家认为,这些年来政策利率调整对银行净息差影响是中性的,过度竞争才是银行业净息差不断收窄的重要驱动因素,需要银行自身通过合理调整来应对。 《报告》也指出,当前经济运行需要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但进一步降息面临着净息差和汇率内外部的双重约束。下阶段,央行将持续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维护市场竞争秩序,改善政策利率传导。目前,存贷款利率行政管制已全面放开,未来将更多关注“形得成”和“调得了”。在“形得成”方面,需要金融机构切实提升自主理性定价能力,增强资产端和负债端利率调整的联动性。在“调得了”方面,需要尽可能缓解影响利率调控的约束,引导银行通过市场化方式保持合理的资产收益和负债成本,避免净息差掣肘,使利率政策更好服务于货币政策的宏观调控职能。 业内人士表示,国际上以间接融资为主的金融体系,如日本、德国,银行净息差会相对低一些,经济下行期还会再收窄一些,但实体经济恢复后也会反哺银行,净息差会有回升,形成良性互动和循环。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邮箱:news_center@staff.hexun.com |
||||||||
作者: feixiang 来源:
|